九味羌活湯 Jiu Wei Qiang Huo Tang
【成份】
羌活一兩半、防風、蒼朮、細辛、川芎、香白芷、生地黃、黃芩、甘草
【功效】
發汗祛濕,兼清裏熱。
【現代應用】
本方常用於感冒、急性肌炎、風濕性關節炎、偏頭痛、腰肌勞損等屬外感風寒濕邪,兼有裏熱者。
【主治】
外感風寒濕邪,內有蘊熱證。惡寒發熱,無汗,頭痛項強,肢體酸楚疼痛,口苦微渴,舌苔白或微黃,脈浮或浮緊。
【注意禁忌】
本方雖有生地、黃芩之寒,但總屬辛溫燥烈之劑,故風熱表證及陰虛內熱者不宜使用。
【辨證要點】
本方是主治外感風寒濕邪而兼有內熱證的常用方,亦是體現 “分經論治” 思想的代表方。臨床應用以
為辨證要點。
【病機】
本方證由外感風寒濕邪,兼內有蘊熱所致。風寒濕邪侵犯肌表,鬱遏衛陽,閉塞腠理,阻滯經絡,氣血運行不暢,故惡寒發熱,肌表無汗,頭痛項強,肢體酸楚疼痛。裏有蘊熱,故口苦微渴。苔白或微黃、脈浮,是表證兼裏熱之佐證。治當發散風寒濕邪為主,兼清裏熱為輔。
【釋疑】
1. 關於 “分經論治”:宋金元之前,表證皆從仲景太陽論治。然外感風寒濕邪,太陽雖首當其衝,但六經皆可累及。方中羌活主入太陽;蒼朮主入太陰;細辛主入少陰;川芎主入厥陰;白芷主入陽明;黃芩主入少陽,合用則既兼治內外,又分屬六經。於此,原書強調 “以上九味,雖為一方,然亦不可執”。具體運用時,"當視經絡前後左右之不同,從其多少、大小、輕重之不一,增損用之”,方能 “其效如神”。現代應用,若頭痛以後頭痛牽連項部為特點,重用羌活;以前額部為甚,重用白芷;頭頂痛或兩側頭痛明顯,重用川芎;頭痛牽引牙痛者,每重用細辛。
2. 關於服法:方劑功效的發揮與服法密切相關,臨證應用本方尚須據病情輕重,通過服法控制其解表發汗的強弱。若寒邪較甚,表證較重,宜熱服本方,藥後應啜粥以助藥力,以便釀汗祛邪;若寒邪不甚,表證較輕,則不必啜粥,溫服本方即可微發其汗。
【方歌】
九味羌活用防風,細辛蒼芷與川芎,黃芩生地同甘草,分經論治宜變通。
【英文】
Nine Ingredients Notopterygium Decoction
【分類】
解表劑
【出處】
《張元素方》錄自《此事難知》
資料來源:HKBU
http://lib-nt2.hkbu.edu.hk/database/cmed/cmfid/details.asp?lang=cht&id=F000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