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材零售商牌照號碼: CR-2019-00396

夏日紅寶石:荔枝的滋味與中醫智慧

Posted by hkherbs 2025/07/08 0 Comment(s) 健康飲食,食療,

 

荔枝,這顆晶瑩剔透的「南國佳果」,在中國已有超過兩千年的栽培歷史。早在漢代,荔枝就因其獨特的風味和稀有的產地(主要產於嶺南)而成為進貢朝廷的珍品。唐代詩人杜牧的名句「一騎紅塵妃子笑,無人知是荔枝來」,生動描繪了唐玄宗為博楊貴妃一笑,不惜快馬加鞭從南方運送新鮮荔枝到長安的場景,足見其自古以來的珍貴地位。荔枝不僅是美味水果,也深深融入中國的文化與詩詞之中。

荔枝的產量受天氣(特別是冬季低溫和花期降雨)影響很大,荔枝要完成花芽分化需要7.2℃以下累積200小時,像2023年暖冬就導致成花率暴跌。但溫度太低也不行,2022年1月福建產區遭遇霜凍,新梢直接凍傷, 荔枝喜好溫暖濕潤的氣候

 

中國最佳的荔枝產地主要集中在華南地區:

 

廣東省: 無疑是中國的「荔枝王國」,產量最大、品種最豐富。著名的產地包括:

茂名: 全球最大的荔枝連片生產基地,產量冠絕全國,白糖罌、妃子笑、桂味等品種聞名。

增城: 以頂級品種「掛綠」聞名(稀少珍貴),桂味、糯米糍品質極佳。

從化: 桂味、糯米糍產量大且品質優。

東莞: 糯米糍、桂味。

廣西壯族自治區: 產量緊追廣東,主要產區在欽州、靈山、北流等地,妃子笑、雞嘴荔、桂味等是主力。

福建省: 主要產區在漳州、莆田等地,「蘭竹」荔枝是特色品種。

海南省: 成熟期最早(4-5月即可上市),是搶佔早市的重要產區,妃子笑、白糖罌、荔枝王(紫娘喜)是主力,火山岩地質賦予其獨特風味。

四川省 (瀘州、宜賓等地): 緯度較北,成熟期稍晚,帶禾枝(陀堤)是特色品種。

 

 

在中醫學上荔枝的屬性

 

根據中醫理論,荔枝具有以下特性:

 

性味: 性溫,味甘、微酸。

歸經: 歸脾、肝經。

功效: 具有補脾益肝、養血理氣、生津止渴、溫中止痛的功效。

 

中醫觀點: 荔枝被視為「純陽」之果,熱性較強。中醫古籍《本草綱目》記載其「鮮者食多,即齦腫口痛,或衄血」。現代營養學也發現其糖分極高。

 


適合吃荔枝的體質 (適量食用有益):

  • 脾虛泄瀉、食慾不振者: 荔枝能補脾益氣。
  • 氣血不足、面色蒼白、體質虛寒、怕冷、四肢不溫者: 荔枝性溫,能養血溫中,改善虛寒症狀。
  • 產後、病後氣血虛弱需調補者 (需醫師指導): 其補益作用有助恢復。
  • 胃寒引起的胃脘疼痛者: 其溫中作用可緩解。

 

不適合 (或需極度謹慎、少量) 吃荔枝的體質:

  • 陰虛火旺、濕熱體質者: 如經常口乾舌燥、口舌生瘡、咽喉腫痛、便秘、小便黃赤、心煩失眠、長痘痘(暗瘡)者。荔枝熱性會「火上加油」,加重上火症狀。
  • 實熱證患者: 如正在發高燒、有急性炎症(如牙齦腫痛、扁桃體發炎)時。
  • 糖尿病患者或血糖控制不佳者: 荔枝含糖量極高(主要是果糖),會快速升高血糖。
  • 容易「荔枝病」的兒童: 空腹或短時間內大量食用未成熟荔枝,可能因次甘氨酸A和MCPG干擾糖代謝導致低血糖,甚至危險。兒童務必避免空腹吃,且要限量。
  • 對荔枝過敏者。
  • 孕婦: 宜適量,過量易上火或影響血糖。

 

吃荔枝後可以配以什麼食療或茶療去中和?

為了預防或緩解因荔枝溫熱性質引起的上火不適,可以搭配以下具有清熱、滋陰、生津作用的食療或茶飲:

 

涼茶類:

  • 茅根竹蔗水: 這是嶺南經典的涼茶,茅根清熱利尿,竹蔗生津潤燥,非常適合中和荔枝的燥熱。
  • 菊花茶 / 菊花枸杞茶: 菊花清熱明目,枸杞滋補肝腎。簡單易泡,清熱效果佳。
  • 綠茶 / 淡鹽綠茶: 綠茶性涼,能清熱解毒。喝淡一點,或在綠茶中加少許鹽,有助緩解因荔枝引起的喉嚨不適(鹽有清熱、軟堅作用)。
  • 冬瓜茶: 冬瓜性涼,清熱利水,生津止渴。

 

湯水類:

  • 鹹魚頭豆腐湯: 這是廣東民間流傳應對「荔枝熱」的湯水。鹹魚頭(下火作用)、豆腐(清熱)、黃豆(或涼瓜/苦瓜)同煮,有清熱下火之效。
  • 老黃瓜/冬瓜薏米瘦肉湯: 老黃瓜/冬瓜清熱利水,薏米健脾祛濕,瘦肉滋陰,整體清熱祛濕而不過寒涼。

 

簡單食療:

  • 喝點淡鹽水: 最簡單的方法。吃荔枝後喝一小杯淡鹽水,有助於清熱,也能補充因荔枝利尿作用流失的鹽分。
  • 吃荔枝殼煮水: 中醫認為荔枝殼性涼,能解荔枝熱。將剝下的荔枝殼洗淨,加水煮沸約10-15分鐘,放涼飲用,味道微澀但有效。這是「以皮制果」的智慧。
  • 吃點寒涼水果: 如西瓜、火龍果(白肉更佳)、梨子等,但需注意糖分攝入總量。

 

民間智慧: 鹽漬荔枝: 剝荔枝時,不弄破果肉內膜,在蒂部附近稍微沾一點鹽,據說能減輕熱性(亦有提升風味作用)。

 

食用小貼士:

  • 關鍵在適量: 成人一天建議不超過10-15顆(視品種大小),兒童更要減量。
  • 避免空腹: 尤其對兒童,飯後食用較佳。
  • 冷藏後享用: 冰涼的荔枝不僅口感更好,其溫熱之性也稍減。
  • 細嚼慢嚥: 讓糖分緩慢吸收。

Leave a Comment

網上商店系統及網頁設計由 actlog.net 提供
網上商店 網頁設計